(一)生物防治技术:通过寄生物、捕食者或病原菌的作用可以形成白蚁生物防治,其优点是不必大量的研究,部分结果在实验室内效果明显,但在野外,可能是因环境的变化(杂菌等因素的影响),实验效果不好。 1、寄生物:虽然寄生性螨类已在白蚁巢采集到,白蚁研究工作者也经常提到播螨类,然而,在欧美散白蚁的实验室研究中,用极大数量的携播螨类接种白蚁群体,结果证明对白蚁的取食或生存均没有明显的负效应。 2、捕食者:白蚁的专性捕食者在数量上很少,可能是因为白蚁生活的隐蔽性和受保护的生境所致。毛蜻蛉幼虫(Lomamyia latipennis)是其中的一种,它生活于白蚁巢内,据报道,它通过喷射蒸汽状的毒液来捕食工蚁(Johnson&Hagen,1981)。 其它大量的可见专性捕食者包括一些猛蚁、切叶蚁和脊椎动物如土豚(非洲食蚁兽)、土狼和食蚁动物(Logen et al,1990)。 偶见性捕食者是相当普遍的。蚂蚁、蜘蛛、鸟类、鱼类、蜥蜴、壁虎和蟾蜍和哺乳类。其中以大头蚂蚁最具侵略性。 3、病原微生物。在实验室内,已证明线虫在控制状态下是极具致命性的,但在野外,对白蚁取食活动似乎仅有短暂的作用。Logan等(1990)认为,在高价值的作物如茶丛的支干上,直接应用到有小规模地上白蚁侵害的地方,线虫可能是最有效的。 病毒和细菌:AL Fazairy&Hassan(1998)利用从埃及棉叶蛹Spodoptera littoralis中分离出的一种多面体核病毒,成功感染了干木白蚁 Kalotermes flavicollis。在自然界虽然白蚁对其他一些细菌感染很敏感,如Serratia marcescens ,但大多数的细菌研究仍集中在Bacillus thurmgiensis(Bt)。Bt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,而不是自我维持的生物防治剂。 病原真菌:室内试验有效,但室外试验结果差强人意。近期研究表明,两种真菌球孢白僵菌(Beauveria bassiana)和绿僵菌(Metarhizium anisopliae),用于引诱防治时,至少对某些地栖白蚁已获得有希望的效果。绿僵菌可以导致白蚁生病,并通过白蚁的交哺、肛饲、舐刷行为加大传染力度。但一些早期的研究揭示,白蚁群体对中毒的白蚁个体有攻击行为,一旦群体中发现中毒者,白蚁开始来回运动,发出报警行为(信号),当群体处于危险时,这种行为经常出现,带菌者可能被攻击、撕碎或被活埋。目前应用这两种真菌防治白蚁还处于研究阶段,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探讨。 相对于杀虫剂而言,生物剂需要解决的一些更难的明显的技术问题是该产品的质量控制、保存期限和野外寿命。 另一方面,大量的生态、社会、政治和经济因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来开发白蚁的微生物防治方法。一个主要因素是昆虫病原菌对非目标生物体和人的低毒性,这样减少了施工者、客户和环境的危险。 深圳市白蚁防治中心 深圳市建工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总部服务热线:0755-89812391 黄先生 宝安区服务热线:0755-88831266 林小姐 白蚁中心网址:http://www.zgfzby.cn
|